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八上理化重點

理化第一次段考重點整理
進入實驗室
1.      記得實驗室規則:開窗,聽話,不吃不玩
2.      認識器材用法:試管,量筒,陶瓷纖維網,漏斗
3.      處理意外方法:沖水,抹布,報告

第一章基本測量
1.      長度測量方法:
甲、準確值=刻度       測量值=刻度下一位
乙、例如:直尺每一刻度為0.1cm,測得巧克力直徑4.1cm,則需紀錄為4.10cm,其數字0為估計值
丙、若某紀錄為3.5cm則此紀錄之刻度為1cm(準確值),估計值為數字5
2.      體積測量方法:
甲、排水法,原理是水會填補縫隙,所以水加物體總體積扣掉水的體積就是答案,**注意:要完全沉入水中**
乙、量筒使用:平視液面中間,注意每格代表數量,要加估計值
3.      質量測量方法
甲、天平原理:兩邊物質一樣多
乙、歸零:校準螺絲往比較輕的方向調
丙、質量計算:砝碼加騎碼x0.1
4.      密度計算
甲、密度=質量/體積
乙、密度相同應該是同樣物質

第二章物質的世界
1.      物質三態:

固態
液態
氣態
固定形狀
×
×
固定體積
×
2.      純物質與混合物:
甲、純物質:單純一物質,元素與化合物都是,例如鐵,氯化鈉();有固定性值
乙、混合物:含多種物質,例如奶茶,空氣,鹽水,;性質不定,由混合比例決定
丙、混合物分離:利用物理方法,例如過濾,溶解,蒸發
3.      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甲、物理變化:三態變化,切割,溶解等,沒有變成其他物質
乙、化學變化:燃燒,生鏽,發酵,消化,光合作用,
丙、物理性質:顏色,熔點,沸點,狀態,密度,硬度,導電性等
丁、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活性等
4.      溶液:
甲、固態溶液:例如合金
乙、液態溶液:例如鹽水,汽水,
丙、氣態溶液:例如空氣
5.      水溶液:
甲、物質溶解於水中,沒溶解不算,例如油不溶於水,就不是水溶液
6.      濃度:
甲、越濃顏色越深,味道越濃,氣味越強
乙、溶質:被溶化的物質,例如鹽
丙、溶劑:溶化別人的物質,例如水
丁、溶液:溶化在一起的混合物,例如鹽水
戊、濃度計算:溶質/溶液=溶質/全部,(重量百分濃度與體積百分濃度都一樣)
7.      擴散現象:
甲、粒子互相撞擊造成均勻分散的現象
8.      溶解度:
甲、每百公克水可溶解多少溶質的標示方式,例如26g/100g,與濃度不同
乙、溶解度受溫度壓力等因素影響,例如壓力越大,氣體溶解越多
丙、飽和溶液:溶解不進去某物質的溶液,例如硝酸鉀實驗,硝酸鉀產生沉澱
9.      空氣的組成:
甲、比例:氮氣78%,氧氣21%,氬氣0.9%,其他0.1%
乙、氮氣:最多,不可燃,不助燃,食品充填防變質,肥料,液態氮,保存臍帶血
丙、氧氣:助燃,醫療,航空,呼吸,焊接助燃
丁、氬氣:惰性(高貴)氣體,焊接防氧化,填充燈泡,避免氧化
戊、氖氣:霓虹燈:發紅光,
己、氦氣:元素第二氫,做氣球,飛船
10.  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最純,易溶於水氣體(例如氨氣)不適合
甲、氧氣:雙氧水加二氧化錳, 二氧化碳:鹽酸加大理石
11.  解題方法:
甲、理解:理解老師所教的,或是看懂課本內容,如沒時間,只看懂秘笈也可以
乙、智力測驗:把題目當作智力測驗,把自己當作偵探,把騙人的線索刪除,把有用的線索框起來,再想想哪個答案比較可能
丙、多練習:電視看多了,就知道劇情發展,題目看多了,就知道問題在哪裡
丁、難題不要猜C:因為大家都猜C,所以很多出題老師,都降低C的答案次數
戊、數學題:理化題很多是考國文閱讀測驗,或是考數學應用題,把這些題目當作國文或數學題來解答就好了
己、沒看過的專有名詞:請把它x代替就好了,考試中沒辦法查,管它是什麼

第三章波動與聲音()
重點整理(3-1,3-2)
一.    :波是一種能量,會傳遞出去,例如光波發射
甲、波的分類:需要介質幫忙傳遞的叫做力學波(機械波),不用的叫非力學波(非機械波)
                            i.                力學波:震動方向與傳遞方向垂直叫橫波,震動方向與傳遞方向平行叫縱波
1.          橫波:例如海浪上下起伏,款款向前
2.          縱波:例如聲波,打鼓時,鼓膜前後震動,聲音亦隨之向前傳遞
                          ii.                非力學波(電磁波):電磁波是橫波,依靠波本身的能量產生電磁感應而傳遞
1.          例如:光波,電波,手機訊號
乙、波的性質定義
                            i.                波峰:波最高的位置       波谷:波最低的位置
                          ii.                波長:一個完整波的長度,例如波峰到下一波峰,波谷到下一波谷
                        iii.                振幅:波的中間到最高或最低處的距離,如果波峰到波谷則是兩倍的振幅
                         iv.                週期:一個波要花幾,(意思是波走一步要幾秒)
                           v.                頻率:一秒可以產生幾個波,(意思是每秒波可以走幾步),單位叫做赫茲(Hz)
                         vi.                頻率=1/週期
                       vii.                波速:波每秒前進的距離=波長x頻率, or 波長x(1/週期)
                     viii.                波速受限於介質:在同一介質中,波速固定,又因為波長x頻率=波速,所以頻率變大波長就要變小,相乘才會等於定值
例如:某介質中波速為100cm,若頻率為10Hz,則波長為10cm,
若頻率變成20Hz,則波長為5cm
若頻率變成50Hz,則波長變成___cm
丙、波的反射與折射
                            i.                波的反射:遇到障礙物會反射,不一定要是鏡子
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and入射線,反射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ii.                波的折射:波進入另一個介質時會因為介質密度不同產生轉彎,法則:角大速大

3-3,3-4,3-5聲音 重點整理
1.      聲音產生的條件:
甲、聲源:震動產生聲音的發聲體,例如聲帶,吉他絃,打鼓,(人只能聽見20Hz~20000Hz的聲音)
乙、介質:固體,憶體或氣體等可以傳遞聲音的物質
丙、接收體:耳朵,麥克風等接收聲音的能力
2.      影響聲音速度的條件:
甲、介質種類:固體>液體>氣體
乙、溫度:溫度越高,聲速越快,空氣中的聲速=331+0.6x攝氏溫度(單位公尺)
丙、風速:順風比較快
丁、濕度:,霧會增加空氣密度,加速聲音傳播
3.      回聲:
甲、回聲需要堅硬平滑的反射物,柔軟會吸收聲音能量,粗糙會使聲音分散
乙、回聲的應用:聲納,傳聲筒,兔子耳朵,聽診器,超音波診斷,音樂廳
丙、不需要回聲時:可以鋪地毯,窗簾,布幕,吸音板吸收聲音,或是將聲音反射到不影響生活的方向
4.      超聲波:頻率超過20000Hz的聲音,人耳無法聽見,應用於超音波掃描或清洗工具等
5.      進階計算題:注意:畫圖是最好的解法,好孩子不要相信以下的計算方法:
甲、穿越不同介質回聲計算=
乙、蝙蝠飛行安全距離問題=
丙、船鳴笛問題
                            i.                船駛向山壁,鳴笛後t秒聽到回聲,鳴笛時距離=
                          ii.                船駛離山壁,鳴笛後t秒聽到回聲,鳴笛時距離=
6.      聲音三要素

響度
音調
音色(音品)
說明
聲音大小
聲音高低
聲音特色
單位
分貝dB
Hz
影響因素
振幅
頻率(高音:,,,)
波形,(每個樂器都有獨特聲音)
分貝:每增加十分貝,響度乘10,例如三十分貝是十分貝的100倍響度
音調:越薄,越細,越短,越緊,音調越高;例如量筒中水面越高,空氣越少,吹氣時空氣振動音調越高,但敲擊時則相反,因為使水震動,所以水面越高,水越多,音調越低
音色:可靠聽音色分辨哪種樂器或某人發出聲音,模仿者也是模仿音色,使人誤認是某人在講話
7.      音叉共振:
甲、音叉頻率相同時,敲擊其中之一的音叉,靠近另一音叉,兩支音叉都會震動,例如敲擊音叉後,將音叉靠近鋼琴弦,會使頻率對應的弦產生震動
乙、共鳴箱:增強響度,聲音可傳遞能量,例如吉他,小提琴,鋼琴等都利用共鳴箱增強響度
8.      樂音與噪音:
甲、噪音是令人不舒服的聲音,樂音則會讓人感覺愉快
乙、噪音管制法:環保署,環保局,環保處;報警可以協助處理;另規定八小時工作場合,聲音不可超過90分貝

第四章 光與顏色 重點整理
1.      看見物體的條件:物體本身發光,或是反射光線;並且光線被眼睛接收到。
2.      光的直進性:光在相同且均勻介質,且不受巨大萬有引力引響,必遵守光的直進性.
甲、 影子:光無法穿透的部分會較暗,即所謂影子
乙、本影:全部沒照到光的部分區域
丙、半影:只有部分光線照得到的區域
丁、光的直進性例子:皮影戲,立竿見影,張嘴不見胃,日晷,影子,針孔成像,日月蝕
3.      針孔成像:光經過針孔,投影出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像
甲、針孔物體與針孔距離與針孔與投影距離比例,即是蠟燭與投影大小比例
乙、針孔若多打洞,即多形成額外影像;若洞擴大,影像會較亮,但較模糊
4.      光源差異:
甲、點光源(非平行光):例如路燈(越近影子越短),手電筒(越近影子越大)
乙、太陽光(平行光):物體高度與影子長度成正比
5.      光的反射:
甲、漫反射:粗糙表面,光線隨表面角度反射,例如浪潮海面的夕陽反光有波紋
乙、反射定律:所有物體都遵守反設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入射線,反射線,法線在同一平面
6.      平面鏡的轉動:
甲、鏡子轉動幾度,法線就轉動幾度
乙、法線轉動幾度,入射角與反射角就同時增減幾度,故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會增減兩倍度數
7.      平面鏡成像
甲、平面鏡成像性質:大小相等,左右相反,虛像;物距=像距;入射角=反射角
乙、實像與虛像:實像可投影,上下顛倒;虛像不可投影,只可用眼睛看,虛像實像都左右相反
8.      平面鏡反射應用:
甲、萬花筒:多個平面鏡來回反射,可成多重且對稱的像
乙、平面鏡:看全身像,需要鏡子長度為身高的一半;鏡子距地面高=(腳底到眼睛高度)/2
9.      凹凸面鏡:
甲、凹面鏡:同凸透鏡;有實焦點,一倍焦距內為正立放大虛像,越靠近焦點像越大;一倍焦距不成像;一倍焦距外為倒立放大實像,物體越往遠處移動則逐漸變小,例如手電筒,化妝鏡
乙、凸面鏡:同凹透鏡;有虛焦點,只有正立縮小虛像,離越遠像越小;例如7-11,路旁防撞鏡
10.  光的折射:光在進入不同介質時,產生速度變化,造成的偏折現象(角大速大)
甲、例子:光入水,偏向法線;看魚比較淺,潛水看樹木比較高遠;夕陽,星星比實際高
乙、光的可逆性:光進水,與光出水可以用相同的折射路線
11.  透鏡分類:中間較厚為凸透鏡,可會聚光線,中間較薄為凹透鏡,可發散光線
甲、 凸透鏡成像性質
物體位置(左側)
成像位置
成像性質
無窮遠處
右側焦點上
一點
兩倍焦距外
焦點至兩倍焦距間
倒立縮小實像
兩倍焦距上
兩倍焦距上
倒立相等實像
1~2倍焦距間
兩倍焦距外
倒立放大實像
焦點上
不成像
不成像
焦點內,靠近焦點
同物體,在左側
正立放大虛像(較大)
焦點內,靠近鏡心
同物體在左側(較靠鏡心
正立放大虛像(較小)
乙、凹透鏡成像性質
物體位置(左側)
成像位置
成像性質
無窮遠處
左側虛焦點
一點,虛像
離鏡心較遠處
左側物體與鏡心間
正立縮小虛像(較小)
離鏡心較近處
左側物體與鏡心間
正立縮小虛像(較大)
12.  放大的光學儀器

第一次放大(物鏡)
第二次放大(目鏡)
成像性質
複式顯微鏡
物體在1~2倍焦距,產生倒立放大實像
像在目鏡焦點內,產生正立放大虛像
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單筒望遠鏡
物體在2倍焦距外,產生倒立縮小實像
像在目鏡焦點內,產生正立放大虛像
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解剖顯微鏡與雙筒望遠鏡皆利用三稜鏡組反射光線,再顛倒一次影像,還原為正立影像
13.  縮小的光學儀器

相機
眼睛
物體位置
兩倍焦距外
兩倍焦距外
成像
倒立縮小實像
倒立縮小實像
鏡片
鏡頭
水晶體
限制光線
光圈
瞳孔
限制時間
快門
眼簾
投影位置
感光元件(底片)
視網膜
14.  近視與遠視眼對比

原因
矯正
近視眼
眼球太長或水晶體焦距過短
凹透鏡
遠視眼
眼球太短或水晶體焦距過長
凸透鏡
15.  色散現象:日光進入三稜鏡,不同色光因頻率不同,紫光頻率較高,速度降低較多,產生折射角度較小,故更偏向法線,使光線分散開來形成彩虹的現象
16.  光的三原色:,,
++
+
+
+
顏料混合
++
+
+
+
+
不反光
不反光
17.  各色物體的反光
各色物體
可反射的光
+
+
+
++
會吸收的光
,
,
,
++
18.  各色透明物的透光
各色透明物
無色
可透射的光
+
+
+
++
會吸收的光
,
,
,
++
19.  藍天是日光中的藍光被空氣分散,白雲是白光反射,烏雲是雲層太厚光線被吸收太多,紅色夕陽是紅光波長短,折射少,才可以被看到紅色,海水吸收紅光,所以看到藍色;彩虹(水滴)有兩次折射,一次反射;太陽旁邊一圈彩虹(),則有兩次反射,兩次折射

第五章 溫度與熱 重點整理
5-1溫度與溫度計
溫度測定:溫度=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越熱的物質振動幅度越大
1.      人體只能感覺相對溫度,例如天氣變熱,熱湯變冷了.或是依據感覺猜測溫度.
2.      溫度計:利用冷縮熱脹原理,以體積或其他物理變化,測量溫度變化量
3.      溫度計分類:
甲、氣體溫度計:因氣體體積可以壓縮,用來測量溫度不易準確,後改良為利用空氣膨脹,浮力變大的伽利略溫度計
乙、液體溫度計:酒精溫度計(可測到攝氏110),水銀溫度計(可測到攝氏360);準確度高,穩定,但液體凝固與沸騰即超出其使用範圍
丙、固體溫度計:利用雙層金屬,兩種金屬的膨脹程度不同,造成彎曲,以指示溫度
丁、液晶溫度計:利用不同材質液晶在不同溫度下的顏色差異,顯示當時溫度
戊、紅外線溫度計:耳溫槍,體溫感測儀,利用探測物體熱輻射的紅外線多寡,可以測得物體溫度
4.      溫標:溫度的單位
甲、瑞典攝氏:以水的沸點為100,冰點為0,制定出攝氏溫標
乙、德國華氏:以水的沸點為212,冰點為32,制定出華氏溫標
丙、攝氏華氏換算: = x (9/5) +32è=(-32) x (5/9)
丁、AB氏換算:
                            i.                照題意找出A氏與B氏溫度相當時的對應數字兩組;
                          ii.                依據兩組數字換算出A氏一度相當於B氏幾度的比例數=(b1-b2)/(a1-a2)
                        iii.                計算A0度時,B氏幾度的基本差:b0=b1-(a1 x比例數)
                         iv.                換算公式即為:B=(A x 比例數) + 基本差 or: A=(B-基本差)/比例數
5.      溫度計液體高與溫度換算:將高度當作刻度,例如一公分算一度,再利用AB氏換算法即可

5-2熱量與比熱
1.      熱量:物質含有的熱能
物質的冷熱程度與其所含有的熱能有關,但是若把物質燃燒,則是把物質含有的化學能轉換為熱能
例如冰淇淋很冰,它本身的熱能很少,但是內含的脂肪,糖都可以經由燃燒而轉化成熱能
2.      熱量的單位:卡路里,簡稱卡(cal),1卡的熱能可以讓1公克的水,溫度上升1
3.      熱量的傳遞:熱量會由溫度高者傳向溫度低者;不是熱量高者傳給熱量低的
4.      比熱:1公克某物體,溫度上升1所需的熱量,例如比熱0.1就是1公克某物體,溫度上升1度需要0.1卡熱量,又如水的比熱是1,所以1卡的熱能可以讓1公克的水,溫度上升1;比熱大者需要比較多的熱量溫度才能上升,比熱小者只要一點熱量,溫度就可以上升很多.
物質
酒精
水蒸氣
比熱
1
0.6
0.113
0.217
0.55
0.48
0.093

5.      熱的變化量:物體溫度降低,表示釋放出熱量;所釋放出的熱量=比熱x質量x溫度變化量;溫度上升則為吸收熱量(特例:冰塊融化時,溫度保持零度,但仍在吸收熱量,稱為熔化熱,另有蒸發熱,相反亦同)
6.      加熱時間與溫度上升量:加熱越久,溫度上升越多,兩者成正比
7.      水量與溫度上升量:要加熱的水越多,溫度上升越慢,兩者成反比
8.      熱平衡:溫度高與溫度低的物體放在一起,溫度高者會把熱量傳給溫度低者,直到兩者溫度相等
9.      熱平衡計算:釋放熱量=吸收熱量+散失熱量;(參照重點五, 釋放出的熱量=比熱x質量x溫度變化量)

5-3 熱對物質的影響
1.      物理變化:
甲、 冷縮熱脹:鐵環加熱,孔洞變大;鐵軌,橋面留空隙,夏天空隙小;磁磚,水泥地留空隙,避免撐裂;利用不同金屬膨脹係數不同,作成雙金屬開關或固態溫度計
乙、三態變化:熱量越多,分子震動越強,越能掙脫物質結合力,造成型態改變.
丙、蒸發與沸騰:隨時會蒸發,沸騰只有達到沸點才會
2.      化學變化:
熱會促進許多種化學變化例如燃燒,課本特別提出兩種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如下
甲、 藍色含水硫酸銅,加熱à無水硫酸銅+水蒸氣
乙、無水硫酸銅+à放出熱量+藍色含水硫酸銅
丙、粉紅氯化亞鈷,加熱à藍色氯化亞鈷(無水)
丁、藍色氯化亞鈷+à放出熱量+粉紅氯化亞鈷

5-4 熱的傳播
1.      傳播方式:
甲、傳導: (固體)透過物質(固體)將熱傳送到遠處
乙、對流: (液體,氣體)熱水(熱空氣)上升,冷水(冷空氣)下降,造成熱對流
丙、輻射:利用電磁波方式(紅外線等)將熱能傳送到遠方,不用介質,因為只要是有溫度的物體,都會放出紅外線等電磁波
2.      保溫原理:避免傳導對流輻射,以杜絕熱量散失
甲、傳導:塞子用不易導熱的材質,如軟木塞
乙、對流:抽真空,避免空氣對流,也可避免傳導
丙、輻射:內層鏡面,將輻射熱反射回去

第六章 元素與化合物 課本重點整理
6-1純物質分類
元素:一般化學方法無法分解的最基礎純物質,僅有化學元素表內的一百多種元素;例如氫
化合物:兩種以上元素拼起來的物質;例如氯化鈉
純物質:只包含一種元素或化合物的組成體;例如純水,氮氣,氧氣
混合物:兩種以上純物質混在一起,各自獨立;例如空氣,海水,珍珠奶茶,礦泉水
分解與化合:
分解反應:化合物可以拆開成比較小的化合物或是元素,例如氧化汞à+
化合反應:小的化合物或元素可以拼成較大的化合物,例如氫+à
化合物與其組成份子的特性通常不同;例如氫+à,水不可燃,不助燃,但氫氣可燃,氧氣可助燃
6-2 認識元素
分辨元素的特徵:1.外觀,2.導電導熱,3.延展性
1.      金屬元素
甲、狀態:除了汞(Hg)為液態,其他都是固態,中文元素名稱部首都是例如鈉,
乙、顏色:有金屬光澤,銀白色居多,黃金是金色,銅是紅色
丙、熔點沸點較高
丁、導電導熱
戊、與氧化合若可溶於水呈鹼性,若不能溶於水就沒變化(中性)
己、地表最強金屬
                            i.                導電性:(Ag)第一,(Cu)第二
                          ii.                延展性:(Au)
                        iii.                硬度:(W)
                         iv.                熔點:最高:(W),最低:(Hg)
                           v.                密度最小:(Li)
                         vi.                地殼含量最多金屬:(Al)
2.      非金屬元素
甲、狀態:三態都有,部首石部是固態,水部()為液態,气部是氣態
乙、顏色:硫黃色,碳黑色,磷暗紅色,鑽石無色,氟淡黃色,氯黃綠色,溴暗紅色,碘紫黑色
丙、熔點沸點較低
丁、導電導熱不佳,但是有特例:石墨導電導熱佳
戊、與氧化合若可溶於水呈酸性,若不能溶於水就沒變化(中性)
己、地表最強非金屬
                            i.                導電性:石墨(C)
                          ii.                空氣中最多:氮氣(N2),***最多的惰性氣體氬氣(Ar)
                        iii.                活性:(F2)
                         iv.                液態:只有(Br2)
                           v.                密度最小:氫氣(H2)第一名,第二名是(He)
                         vi.                地殼含量最多非金屬:(O)第一名,第二名是(Si)
生活常見元素:(請參考課本p171-p175)
1.      (Fe): 含碳量:生鐵(鑄鐵)>(鍛鐵)>熟鐵,生鐵硬,熟鐵軟,不鏽鋼是鐵加鉻與鎳,電話卡,磁帶是利用氧化鐵的磁性,生鐵可作欄杆,水道鐵板,水管;不鏽鋼可做餐具,醫療器材
2.      (Al):地殼中最多的金屬,活性大易生鏽,但是生鏽後的氧化鋁緻密不易脫落,可以保護裡面的鋁,可作飛機外殼,腳踏車,鋁門窗
3.      (Cu):導電性第二名,比較便宜易加工,常用於電線電器;+=青銅,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硬度大,易鑄造,耐腐蝕,可作武器,炊具,毛公鼎,錢幣;+=黃銅,顏色像金,可作樂器,裝飾品
4.      (C):同素異形體:同樣元素不同組合辦法,金剛石=鑽石,是世界最高硬度物質,石墨:俗稱黑鉛,可導電導熱,可作乾電池的材料與鉛筆芯,(C60)60顆碳原子組成的球體,強度高有彈性,可做防彈衣以及各種高強度的結構體,是未來的新材料;活性碳可以吸附雜質,過濾空氣及水,瓦斯爐的火呈紅色表示燃燒不完全,會產生一氧化碳,會中毒,會使鍋底變黑,爐火要藍色才正常,雷射印表機是融化,碳粉讓碳黏在紙上
5.      (N2):空氣中最多的元素,不可燃,不助燃,低溫高壓下凝結成液態氮,可作為冷凍劑,食品包裝充填氮氣可以保鮮
6.      (O2):空氣中第二多,可助燃,可使金屬生鏽,可供生物呼吸
7.      惰性氣體:性質安定;氦氣(He)做汽球或飛船,氖氣(Ne)做霓虹燈發紅光,氬氣(Ar)焊接時防止生鏽
8.      (Ti):密度低,跟鋁一樣,氧化鈦會形成保護膜,耐腐蝕,可做植牙,人工關節,骨骼,飛機,太空船
9.      (Au):活性最低的金屬,不易生鏽,延展性最好,導電導熱都不錯,主要作錢幣,飾品,電子工業保護線路,增加抗腐蝕性(銀銅都容易生鏽或受到腐蝕)
10.  (Hg):熔點最低的金屬,熱脹冷縮穩定,常做血壓計,溫度計,燈管,燈管通電時裡面的汞會放出紫外線,紫外線再使燈管玻璃上的螢光物質發出螢光,汞有毒性,水銀電池要回收,避免汙染,若不慎將汞灑在地上可用硫粉與汞化合成固態硫化汞再回收處理
11.  (W):硬度最大,熔點最高,可做電燈泡鎢絲,可做成鎢鋼刀具,砍金切菜,據說屠龍刀就是鎢鋼
12.  (Si):地殼中第二多的元素(氧第一多),介於金屬於非金屬之間,是半導體,用於手機,電腦的CPU,記憶體等積體電路(晶圓)的製造,也是玻璃的原料
6-3原子的結構
原子說:道耳頓提出,1.一切物質都由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組成
2.相同元素的原子,質量與性質都相同,
3.化合物是由固定比例的原子組合,
4.化學反應只是重新排列組合,其中的原子不會產生或消失
原子的結構:推翻道耳頓的原子說:1.湯姆森發現電子(帶負電),
2.拉塞福發現原子核佔有原子的大部分重量,
3.電子繞原子核運轉,拉塞福又發現原子核裡面有帶正電的質子
4.查兌克發現原子核還有不帶電的中子.
質量數:質子+中子
        因為電子很輕,所以原子的質量只算原子核的質量(質子+中子),例如鈉的原子序=11質量數=23,
表示其原子序=質子數=電子數=11;中子數=質量數-質子數=(23-11)=12

第六章重點整理
6-4 元素週期表
1.      活性實驗
元素
與水反應
反應後酸鹼
酚酞顏色
比重
水中浮沉
油中浮沉
溫和
超級輕
浮很高
強烈
很輕
強到噴火
浮一點
強到爆炸
不輕
浮不起來
2.      門德列夫週期表
甲、依原子量排列
乙、發現元素性質有規律性
3.      現代週期表
甲、依原子序排列,元素特性有週期性變化
乙、:縱行為族,18,每族性質相似
丙、週期:橫列為週期,有七列,同族中越大列數,活性越大,質量也越大
丁、第一族為鹼金族:化合物鹼性,會溶於水,
戊、第二族為鹼土金屬族:化合物鹼性,會沉澱
己、第三族是鈦族,第四族是釩族….17族是鹵素,18族是惰性氣體

6-5分子
1.      原子與分子
甲、               自然界元素存在方式
                            i.                單原子:惰性氣體,例如氬氣(Ar)
                          ii.                雙原子:一般氣體,例如氧氣(O2)
                        iii.                堆疊原子:金屬,僅用一個原子表示,例如鐵(Fe)
乙、分子(亞佛加厥提出)
                            i.                可分為元素分子與化合物分子
                          ii.                分子是由原子依固定比例組合而成
2.      化學式
甲、               表示法種類

乙、               表示規則
                            i.                單一原子:元素右下角寫原子數目,例如臭氧O3表示由三顆氧原子組成臭氧,數量是1可以省略
                          ii.                化合物:數種原子組成,各列出名稱及數目,例如CO2由一顆碳及兩顆氧組成
                        iii.                金屬與非金屬順序:金屬先,非金屬後,例如氯化鈉,鈉先綠後;NaCl;在元素表左邊的元素先寫,右邊後寫
                         iv.                含氧化合物:氧氣寫後面,例如MnO2
                           v.                碳氫氧化合物:依碳氫氧順序寫,例如葡萄糖C6H12O6
丙、               常見化學式
名稱
硫酸
氧化銅
二氧化錳
二氧化碳
氯化氫
化學式
H2
N2
H2SO4
CuO
MnO2
CO2
HCl
名稱
硫酸銅
氧化鎂
二氧化硫
氯化鈉
化學式
O2
Cl2
CuSO4
MgO
H2O
SO2
NaCl
重點補充:
1.      原子量:把碳原子(12C)的質量作標準所訂定的原子質量單位,不等於原子序
2.      分子量:一個分子中所有原子的原子量加總,例如CO2=12+(16x2)=44
3.      莫耳數:純物質的總質量/原子量或分子量
1莫耳純物質為6x1023個分子的質量,=該物質的分子量(單位g)

例如:1莫耳CO2的質量=44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